第三十五章 大晋王朝(35)_快穿之回收站
笔趣阁 > 快穿之回收站 > 第三十五章 大晋王朝(35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五章 大晋王朝(35)

  第三十五章大晋王朝(35)

  烈日当空,正午时分。

  凤柳城东门缓缓打开。

  一支商队,数十辆马车,五六十号手拿哨棒的护卫迤逦而出。

  城门附近官道两边的流民,原本不是窝在窝棚里,就是躺在树荫下……这会儿就眼巴巴地凑了上去。

  但又不敢凑得太近,就跪在道边,伸出双手,不住地求乞。

  这些天来,流民越聚越多,先前还是在西门。

  有那能出得出二百文入城钱的流民,就交钱进了凤柳城,但凤柳城中粮价奇贵,流民们大多囊中羞涩,吃住处处都要钱,过不了几日就只能露宿街头……也因此生出了许多偷盗抢劫之事。

  因此官府把入城钱又提高到了二两银子。

  流民们越发的进不了城,可要往别处去吧,又冒着许多风险,还不如在凤柳城外,一日还能混碗粥喝。

  而城里有些大户,趁着这个时机出城,在流民里头挑了些年少的,买回去当奴做婢。

  只是这支队伍里,却没人敢施舍一块饼一文钱。

  江易之前就向商队中人打听了飞虎陉,还得了那人手画的一副简易地图。

  这条长长的出城队伍并不都是同一家。

  幸而江易自己手工打造的这辆车,总重量轻,到了山道崎岖的地方,人都下来行走,前推后拉的,倒也能过。

  出城队伍走到城外二里地,竟然还有流民锲而不舍地跟在后头。

  因此流民们眼看着商队越行越远,他们再想跟着也没了力气,只能望着车队带起的烟尘啐上一口,骂一声铁石心肠!

  车队又行出十里地,路上再也看不到半个流民。

  跟在车队后的各家,也渐渐地同车队分开,或是落在后头,或是走上了岔道。

  除了商队之外,也有跟江易想法一样的人家,想出城又害怕落单,就托了人情跟商队说项,让自家的马车跟在商队后,算是借个光壮个胆。

  再把马车车底的五个活动支架给支起来,让马车固定好,并且还能把车厢两侧的板子放下来,刚好卡在支架上,这样面积就扩大了三倍。

  他说的倒是真的。

  陶婆子和于二娘都满脸新奇地进去参观,不住地赞叹。

  陶婆子拿出之前烤好的干饼分给众人,又打开食盒,将装好的凉菜一人分了一小碟。倒不是她不想准备荤菜,天气炎热放上半天只怕就要坏。

  江易露出谦虚微笑,“只是随便瞎想出来的,好与不好,还得看今夜如何呢。”

  飞虎陉,顾名思义,自然是山间的小道,不用说也知道路况不会太好。

  这帐篷看着虽不错,可真到了夜里,能不防得住野兽,挡得了风雨,还得看实效。

  流民们若是想要强行闯门,守卫们手拿利箭,可立时击毙。

  虽不敢大胆动手去抢,但叫几声苦,伸手乞讨还是要的。

  他指挥着赛子和他一起动手,先把马车和马都栓在一棵大树下。

  “姐夫的心思实在是巧,若是光看外头,谁能想到内里还有这许多的机关呢?”

  正好陶婆子她们睡一边,江易睡另一边。

  一顶改造过的帐篷从马车顶上放下来,在支架上打结固定,就成能容纳七八个人的活动房了。

  因此官府规定,每日只在正午时开一会儿城门,还是只能出不能进的。

  江易打造这马车的时候就是奔着能在野外求生来的,这会儿终于到了检验成果的时候了,心里居然还有点小激动。

  不过江易是主家,在场的另外三人就算心里有点小担忧也不敢表现出来。

  城西能落脚的地方,都被流民占据了,其余的流民就奔了另外三个城门。

  不过凤柳城的守卫也只管保证商队能顺利出城,至于出了城百步开外,商队能不能护住自己,就不关凤柳城的事了。

  陉这个字,就是山谷口的意思。

  就连用狗绳栓着的小黄,都分到了四分之一个饼,摇着尾巴吃得头也不抬。

  这支队伍里有数十个壮汉护卫着,流民们这会儿好歹还能每日领到粥,还没饿到极处,倒也没有上前拼命的想法。

  江易和赛子把活动房弄妥当。

  这饼子做的时候陶婆子就十分经心,又放了许多香喷喷的材料,味道本就不错,这会儿在荒郊野外吃着,似乎就更美味了。

  “这房子严丝合缝,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,当真是去哪儿都不怕了!倒比去住客栈还干净稳当呢!”

  准备千日,用在一时。

  因此到了飞虎陉岔道,江易这一行四个,也脱离了商队。

  因从城里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过了半天,飞虎陉这条古道周边也没什么大的村镇,只能偶然遇到个把小村子,望着近,离着远,他们刚出城,带的食水充足,倒也不必专门去投宿,索性快到傍晚时,就在山间露宿。

  再把马车内的车座竖直支起,就把活动房隔成了两半。

  也有外地来的客人不知情况,本是去凤柳城的,结果还没进城,就先被流民里的贼人给抢了。

  但商队在出发之前就已经再三告诫,出城遇到流民,绝不能烂发好心,若是谁引来了流民围攻,那就别怪到时候他们见死不救了。

  就算有人露出不忍之色,也是把脸默默地扭到了一边,不去看这些衣衫褴褛,困顿干瘦的惨相。

  各处城门都有过流民被击毙,有了震慑,这才能让城中的商队能顺利出城。

  这只小黄在江家好吃好喝地照顾着,时不时地还有加餐,长个飞快,现在已经是一只半大的狗子了。

  吃喝过后,天色又更黑了些。

  江易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捕兽夹,在活动房周边放了十来个。

  又用细绳在活动房周边的灌木间绑好,绳上挂着铃当,充做警报器。

  在江易布置安保设备的时候,于二娘也拿出她管着的睡袋和垫子,在活动房的地板上铺好。

  小黄被栓在活动房的边上,吃饱了的半大狗子半趴在地上,两只狗狗眼机敏地看着周边,爪子也没闲着,时不时地拍两下地上爬的小蚂蚁玩。

  骡子小灰吃了两块豆饼,赛子又给小灰刷了刷毛,小灰这才心满意足地眯起了眼,准备歇息入睡。

  江氏小团队在外露营的第一夜。

  除了陶婆子很快酣然入梦,还痛快地打起了小呼噜以外,其余三个都是又激动又兴奋,到了深夜才勉强睡着。

  于二娘和赛子,一个是小商户的女儿,一个是山村农家女,她们的有生之年,还从来没有过这样露营经历,自然是新奇激动的。

  江易为啥也激动得睡不着呢?

  只因他在躺进睡袋时,听到了系统提示音。

  “你的账户绿叶币增加三万,余额为45372。”

  江易一下子就不困了。

  “系统,这三万绿叶币是怎么回事?”

  “站长自己动手,变废为宝,做出来的成品得到了一致的好评,因此得到三万绿叶币!”

  三万!

  他先前费了好久的工夫,卖出去了一堆东西,这才攒足了五万,兑换了那个权益卡。

  这做了一个马车,就能得三万!

  早知道……嗯,就算早知道也没用,没有权益卡,他就进不了其它回收库,也没有材料来做马车呀!

  不过既然一下子挣了这么多绿叶币,他倒是可以放开来花花了。

  不然光挣不花有什么意思呢?

  江易也顾不上睡觉了,直接打开了系统商城。

  第一页的东西江易都看过,全是充满了想像力和童趣的奇怪商品,江易目前半点也没有想买的意愿。

  第二页倒是有些实用的东西。

  什么时效一小时的隐身衣,时效半小时的大力丸,时效一整天的全身防护罩啊……

  这一页的商品,最便宜也得两千绿叶币。

  江易刚发了一笔,财大气粗,土豪地把他看中的这三样全都买了。

  这些东西都是旅行时遇上紧急情况的好物,先前在城里住着比较安全,暂时用它不上,如今到了荒郊野外,有备无患嘛!

  江易看着自己兑换到手的奇妙小物,记熟了系统说明上的用法,这才轻松惬意地沉入梦乡。

  这一夜,没啥……大事。

  凌晨两点的时候,江易在外围布下的警报铃声响了,惊醒了江易于二娘和赛子三个人。

  不过等他们都起身来看的时候,触动警报的野兽已经被捕兽夹给夹中,正惨叫不停。

  江易打着手电筒照了下,发现是一头猪獾。

  江易用带的棒子把这头猪獾给敲晕过去,五花大绑埋在了附近的树坑里,上头用树枝树叶盖好。

  又把捕兽夹重新布好,这才又重新回去睡。

  第二日早起,江易把这头猪獾挖出来,绑在了马车后头。

  小黄在猪獾边上跳来跳去,欢脱得仿佛这是它的猎物。

  陶婆子惊讶不已,“这是半夜捉住的?我竟是没听见半点动静!”

  于二娘和赛子都笑了。

  陶婆婆可真是睡得香,躺在那儿就能着。

  不过想想陶婆婆听不见动静倒也不坏,反正她上了年纪,真地遇上猛兽了,也是没法搭把手。

  一行人吃过了简单的早饭,就接着上路,走了一个多时辰,路过山涧时停下来,陶婆婆支起太阳灶烧水做饭,江易在涧边将那头猪獾剥皮去骨,拆出五六斤肉来,又得了一小罐子獾油。

  陶婆婆宝贝般地把那小罐子獾油收了起来,“这可是宝贝,能治烧烫伤哩!”

  午饭时大伙就吃疙瘩汤配着烤肉。

  这烤肉就是用细竹签串了小块的獾肉,在上头撒些调味料,烤得微焦冒油,咬上一块,实在是香得很!

  四人吃得满嘴留油,狗子也跟着沾光,小肚子吃得溜圆,走路都得挪动,于二娘看着忍俊不禁,把它放在马车上趴着。

  在马车上有吃有喝,路上还能摘点野果野菜,还有送上门的猎物,实在不行的时候,江易自己还有秘密金手指,因此倒也不急着赶路,午时烈日炎炎就多在山涧边歇了歇,直歇到日头微斜这才上路。

  走到傍晚,倒是经过了一个小山村。

  江易他们这一行,有马车,有狗,四人的衣着也不差,不是那种穷凶饿极的流民,村民们倒没有严阵以待,连进村都不让。

  四人寻了一户院子大的人家借宿。

  这家人一家六口,老夫妻加上小夫妻,又有两个小童。

  虽是衣着破旧,但这家老人的脸上还有肉,小娃娃还胖乎乎的,可见虽穷,倒是不缺吃的。

  陶婆子借了农家的灶做饭,于二娘过去帮忙。

  赛子忙着安顿骡子小灰和小黄狗。

  只有江易没什么事,就去寻这家老汉闲聊。

  “老伯,听说这条道再往前有座山谷,里头有座庙?庙里神仙灵得很?”

  老汉坐在门前台阶上,手里拿着荆条不紧不慢地编着筐,听到这话就咧开缺牙的嘴笑了。

  “这条道再往前走确实有个山沟,沟里也有个破庙,不过早就已经塌了,还有什么灵不灵的?”

  说着老汉就讲起了古,“早年前这飞虎陉还用着的时候,常有车马在我们村歇脚咧,那时候我还小,我爷爷也跟着商队干活,出一趟远门就要两三月,回来就给我讲故事……”

  “野猪,豹子伤人啦,半夜狐狸精化人把伙计迷昏啦……”

  “也说起过沟里的破庙,说是从我们村走上大半日就能到。我爷爷跟着商队的时候,那庙还好着呢,他们商队路过都要进去烧柱香,住上一宿。”

  “可惜后来修了官道,商队就都不走飞虎陉了,我爷爷成了亲,也就踏实在村里种地了,他有一回路过那庙,说是屋顶塌了,雨把里头的神像都冲倒了,以后越发没有香火,可不就不剩下啥了……”

  老汉说到这儿,耷拉的小眼睛就打量着江易,“客人怎么不走官道,却走了这难走的小道?”

  江易哈哈一笑,“不瞒老伯,凤柳城边上的几个县都受了灾,县里的百姓活不下去,四处逃荒,连带着凤柳城都被流民给围上了,城里的粮价涨得厉害,又有些人趁乱生事,我家的人口少,想着出来躲一躲……这官道虽好,流民们也走的是这条路,倒不如走小道,还能看看风景!”

  老汉叹气道,“先前听人说过有旁的地方大旱,却不晓得都有了流民……明儿我得同乡亲们提上一提。”

  虽然流民们多半会走官道,可万一有人觉着小道也是条活路呢?

  零星几个流民不怕,怕的就是成群结伙,到时候定然少不了偷盗抢劫。

  江易也点头附和,“老伯说的是,不怕一万,只怕万一。”

  老汉就觉得这位小官人,说话随和,为人又大方,对他印象很不错,就起身进屋,捧着一张破旧的粗布出来。

  “这是我爷爷留下来的飞虎陉的地图,我们留着也无用,就送与客人吧。”

  江易瞥了一眼,见上头粗略地画了些道路符号,还标注了好些个字。

  “这是老伯长辈传下来的,我拿走不好吧?不如借我抄上一遍?”

  老汉摆摆手,“拿走吧,这东西又不值什么,我家这些儿孙,连大字都不识,要这地图也没用。”

  江易便道了谢,把这张破旧的地图给收下了。

  虽然不知道这地图有用没用,但也算承了情,江易正琢磨要送点什么回礼呢。

  就听陶婆子说了声,“大爷,饭做好了。”

  陶婆子是将中午吃剩的肉用江易教的法子,和白菘一道爆炒了装了半盆子。

  又在锅里下了些晒干的面条,正好盛出来一人一碗。

  江易就让陶婆子把炒好的肉菜分了主家一半。

  主家婆媳两个都喜得合不拢嘴。

  深山里的农家,野物倒是时不时地能吃上,可也不过是煮炖来吃,哪里有这外来的客人做得香?

  这香味,都穿透了灶房,勾得人直流口水了!

  得了这样香的荤菜,配上自家的杂菜饼子,那岂不是跟过节吃席一样?

  “大牛,小囡,快回来吃饭了!”

  两个小童一先一后地跑进了院。

  先前江易刚看到主家的两个小孩子,就拿出棒棒糖,一人分了一个。

  两个小家伙拿着糖就跑出家门,跟小伙伴们炫耀去了。

  这会儿再回来的时候,棒棒糖只剩下了棒棒,却还舍不得丢。

  那个七八岁的小男童更是小脸泛着红光,一手拿着棒棒,一手拿着个泥物件。

  “你手里拿的是什么?还不快丢了?”

  主家媳妇看着儿子这模样,就知道他必然是去外头显摆,用糖跟别家孩子换了这个物件了。

  这破物件,看上去是泥巴的颜色,木鱼不像木鱼,陶壶不像陶壶,一定是不知道谁家丢出来的破烂!

  这死小子,又缺心眼了!

  早知道就该拦下不叫他往外跑!

  后进来的小女童叫道,“我哥用一口糖跟大驹子换的这个,能吹……呜呜呜呜!”

  说着小女童就开始模仿怪物件吹出来的声音。

  “那你的糖呢?”

  想到儿子办傻事,主家媳妇就不快得很,只是当着客人不便发作。

  “啊!”

  小女童张大了嘴,让阿娘看,“全吃光啦!”

  也有别的小伙伴想要跟她换糖,她才不像大哥那么傻呢,一口一口的都吃进肚啦!

  那糖,可真甜啊!

  旁边江易看了个全程,却向那小男童招了招手。

  “大牛,两个糖换你手上这个物件?换不换?”

  作者有话说: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inm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inm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